ITMan!資訊新聞
-
AWS推創新生成式AI應用工具 提供藝文創作者靈感神器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浪潮興起,各行各業皆看見此新興技術即將產生突破性的衝擊與變革,也期待生成式AI能為各產業帶來新機遇。Amazon Web Services(AWS)針對日前發布的全新生成式AI應用工具舉辦技術分享會,强調其期望為AI發展帶來更多彈性,更豐富的選擇,更高的安全隱私,以及讓使用者透過合理的成本,在熟悉的AWS環境裡創新。此外,活動當日AWS亦邀請合作夥伴AI應用新創公司KKLab親臨現場,分享如何利用AWS業界領先的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ML)技術,輔助音樂品牌華風數位旗下嘻哈歌手CED、創作女聲Jocelyn 9.4.0透過生成式AI創作詞曲,將嶄新科技和藝術文化相結合,以生成式藝術創作,實踐藝文領域的商業模式創新。 二十多年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一直是亞馬遜關注的焦點。亞馬遜提供客戶的許多功能都是由機器學習驅動的,例如電商推薦引擎、倉儲中心撿貨機器人的路徑選擇,以及供應鏈、預測和產能規劃,還有Prime Air亞馬遜無人機和Amazon Go實體無人零售商店等。日前,AWS針對生成式AI做了幾項新的工具發布,目的是解決客戶的幾個需求:第一、針對機器學習基礎模型(Foundation Models),他們希望有更多選擇,以便保留更多彈性;第二、他們希望在使用AI/ML技術時,自己的資料仍受到很好的安全和隱私保護;第三、他們希望可以用合理的成本完成所需的AI/ML基礎模型訓練。 因此日前AWS宣布推出Amazon Bedrock託管服務,允許用戶透過API訪問來自AI21 Labs、Anthropic、Stability AI和亞馬遜新推出的Amazon Titan基礎模型;並宣布新的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Amazon EC2)Trn1n和Amazon EC2 Inf2執行個體正式可用,支持機器學習訓練和推論,為客戶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生成式AI雲端基礎設施;以及AI程式設計助手Amazon CodeWhisperer正式可用,並針對個人開發者免費開放。此外,AWS還提供Amazon SageMaker,它是根據Amazon長達二十年開發真實世界機器學習應用程式的經驗所打造,能讓更多人得以更合理的成本建置、訓練和部署機器學習模型,使用機器學習進行創新。 AWS台灣暨香港專業架構師團隊總監楊仲豪表示:「我們希望推動生成式AI技術的普及,讓更多開發者與企業都能從中受益,也希望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客戶更多選擇,並且以誠實和負責任的方式訓練AI。我們相信,新一波機器學習技術創新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活動當日,AWS合作夥伴AI應用新創公司KKLab科科實驗股份有限公司亦蒞臨現場,宣布其利用AWS建置了大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應用,產生專注文字創作與歌詞建議的生成式AI軟體──Lyricist.ai靈魂寫手,以及KKLab AI音樂旋律生成技術。一首歌曲的產生,通常需要製作人、創作歌手與編曲者三方通力合作完成,然而整體創作過程皆需要三方反覆的溝通與修改才能達成共識。Lyricist.ai靈魂寫手能理解製作人的創意發想並生成文字創作與歌詞建議,讓歌詞創作者不必從零開始發想就能根據AI生成的歌詞與韻腳建議進行創作。AI音樂旋律生成技術則可以根據製作人所提供的初始Beat節拍,生成旋律建議,使編曲者更好地理解製作人的創作曲風。藉助Lyricist.ai靈魂寫手和AI音樂旋律生成技術,KKLab攜手華風數位發布了全新生成式AI輔助創作歌曲<Machine Mind>,體現嶄新科技和藝術文化的結合。KKLab研發AI產品期間,藉由Amazon EC2執行個體與Amazon SageMaker,得以高效率地使用GPU,加快產品研發速度。例如,Lyricist.ai靈魂寫手產品的每次模型訓練時間得以從數小時減少至數分鐘。 KKLab Music AI Project Manager黃軍皓表示:「我們研發AI產品期間時常仰賴Amazon SageMaker,它使我們的AI產品化效率大幅提升,大幅縮短從模型到產品化的時間;且考量運算效率與整體成本規劃之下,我們會選擇Amazon SageMaker。」 知名音樂製作人華風數位總經理陶逸群Tower則表示:「華風數位一向秉持著破壞式創新的精神,這次透過KKLab的AI產品,能幫助創作者更好的釐清文字與詞曲思路,助力提高音樂創作的效率。我們相信,AI能夠激發創作者的能量,擁抱科技將大幅提升創造力。未來也期待看到AWS與KKLab為各種不同創作者,帶來更多AI先進科技與藝術碰撞的火花。」 ● 觀看<Machine Mind>歌詞MV:https://bit.ly/43HXUKh ● 收聽<Machine Mind>歌曲:https://www.soundscape.net/a/39316 ● AWS生成式AI相關資訊:https://bit.ly/3UDZd91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打造AI 2.0 華碩再奪超級電腦「台灣杉四號」
華碩積極布局AI與算力,正式取得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最新「台灣杉四號超級電腦標案」,持續展現華碩集團從伺服器硬體到軟體平台的整體技術能力。旗下負責台灣杉二號AI超級電腦商業營運的台智雲也將在5月17日舉辦2023台灣AI超算年會(AIHPCcon),將於會中正式發布台灣第一個企業級大型語言模型與探討ChatGPT所引爆的AI 2.0新生態。 台智雲在年會中將與NVIDIA、台灣大哥大與意藍科技等多位夥伴共同討論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與算力,滿足企業在AI場景中的各項應用。同時現場將揭露自行研發的企業級大型語言模型表現與彈性佈署能力,並於技術論壇中分享AI超算在精準醫療與數位雙生的無窮潛力。 台灣AI超算年會更多活動資訊請參考以下連結: https://tws.twcc.ai/2023/04/28/2023-aihpccon/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 2023臺灣資安大會開幕新聞稿 】 國際級資安盛會「CYBERSEC 2023臺灣資安大會」今日盛大開展 齊聚海內外逾200名資安專家、超過300個資安品牌 再現強大資安能量 「Bring Security to」探討資安融合可能性 攜手共創安全數位未來
由iThome主辦的第九屆「CYBERSEC 2023 臺灣資安大會」,今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大會預期在5月9日至11日三天會期間,將吸引1萬8千名國內外資安專業人士報名參加,再加上今年國際交流恢復常態,多位全球重量級資安專家與國際知名資安廠牌來臺與會,展會規模可謂盛況空前。 iThome社長暨臺灣資安大會創辦人谷祖惠表示,CYBERSEC 臺灣資安大會不但是資安專業人士不可缺席的年度盛事,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更是逐年提升。歷年來大會皆邀請全球知名資安專家來臺交流,如享譽世界的資安宗師Bruce Schneier,而今年待國際交流不受疫情影響後,更以史無前例的規格邀請世界知名資安領袖與專家,包括美國前國土安全部長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安全中心創辦人Janet Napolitano、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安全中心首席創新長 Noah Kroloff、Google威脅分析小組(TAG)負責人Shane Huntley、Cyber Defense Matrix發明人Sounil Yu、趨勢科技首席技術策略長David Chow、Fortinet資安策略長Derek Manky等多位資安專家,以及亞太區多國資安廠商與代理商來臺參觀交流。 谷祖惠表示,臺灣資安大會成立至今九年來,雖然因為資安重要性與日俱增而持續成長,但更要感謝近年來全國上下展現的卓越韌性,使得大會能夠在疫情下持續舉辦,進而茁壯成兼具大型資安會議與大型資安展覽規模的國際級資安展會。她表示,今年整體展會規模較去年成長30%,報名參加人數1萬8千人,參展品牌超過300個,展覽場地使用近900個攤位。此外,三天會期每天皆安排15軌同步議程,邀請超過200位國內外資安專家登台分享,從會議研討至展覽互動,全方位創造最佳資安交流發展平臺。 在大會開幕首日,總統蔡英文偕同一級部會首長,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政務委員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政忠、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李漢銘、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署長謝翠娟、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院長何全德出席開幕式,谷祖惠表示,大會特別感謝蔡總統連續五年蒞臨,這不僅帶給全體資安業界最大的鼓勵,更深切體現資安即國安的真正精神。她也特別感謝美國在台協會代理處長柯傑民與來自以色列、英國、荷蘭、盧森堡、波蘭等各國駐台辦皆派員親自蒞臨,這無疑是為「CYBERSEC 2023 臺灣資安大會」帶來更具國際化的交流。 蔡總統致詞時表示,「臺灣資安大會已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指標性的資安盛事,過去幾年臺灣積極推動『資安即國安』的戰略,並且進階到2.0,具體成果包含資通安全管理法的立法工作、成立資通安全署,以及在今年2月成立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臺灣不只要Bring Security to Taiwan,更要Bring Security to The World,我們會以國家級的資安團隊確保數位國土安全,深化國際合作,建構國內外的資安聯防體系。面對無所不在的資安挑戰,臺灣需要不斷強化應變能力與管理機制,政府會推動國產自主研發的資安產品及服務,也會鼓勵投資資安新創。資訊安全需要結合所有人的力量,政府會跟產業與民間專家攜手合作,打造國際信賴的資安系統以及產業鏈。」 美國在台協會代理處長柯傑民致詞時表示,「網路安全是所有人共同的挑戰,需要整個社會攜手努力。美國和臺灣的企業一直是網路攻擊、數據洩露和勒索軟體攻擊的受害者。面對犯罪分子不斷演變,臺灣與美國作為合作夥伴需要共同努力、相互學習、提升關鍵網路安全。美國將與臺灣等志同道合的夥伴攜手對抗數位生態系統的威脅,以確保可靠與值得信賴的全球供應鏈,期待臺灣與美國的持續合作。」 美國前國土安全部長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安全中心創辦人Janet Napolitano致詞時表示,「如果不與國際夥伴密切合作,任何國家政府都無法施行國家安全行動的最佳實踐。對美國、臺灣來說都是如此,對任何希望向人民提供最高水平的自由、安全、保障的公務人員也是如此。我們無法消除資安威脅,但可以減輕這些威脅帶來的風險;我們可以做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但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的事情,例如:制定因應攻擊時的計劃;建立系統性的資安環境;讓公、私部門和民間社會做好準備;向大眾傳遞資安實踐的基本注意事項;並擁有適當的防禦工具來抵禦某些攻擊。所有這些事情看起來都非常簡單及基本,但作為處理資安風險的標準來說,它們卻經常被忽視。我們所有人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確保我們的社區和網路的安全。」 CYBERSEC 2023 臺灣資安大會今年特別以「Bring Security To」為主題,iThome總編輯暨臺灣資安大會主席吳其勳表示,隨著全球數位化腳步的加速,資安威脅也同步入侵任何有晶片、程式碼及網路存在的角落。網路勒索橫行、假消息詐騙猖獗、軟體漏洞層出不窮、基礎設施攻擊頻傳,甚至烏俄戰爭引爆的網路戰,就是提醒世人的最大警鐘。如果民主自由、和平永續的未來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就應當儘早把資安融入各行各業與萬事萬物,讓資安成為企業組織與人民生活的 DNA,保障安全安心的未來。 本屆CYBERSEC 2023 臺灣資安大會的精彩議程、活動與展會特色,羅列如下: 由於資安影響層面涵蓋技術面、管理面與政策面,今年大會特別規畫超過30場主題論壇,針對重要資安趨勢與議題聚焦探討,全方面觀照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精彩主題包括Blue Team、Red Team、DevSecOps & SecOps、Web3、Cyber Leadership、CISO、CMMC國防產業安全供應鏈、人工智慧安全、供應鏈資安、金融資安、勒索軟體、零信任資安、軟體安全、雲端安全、資安治理、資安威脅研究、電動與自駕車安全、資安意識培訓、資安證照、CyberTalent及新興資安議題等。 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與iThome共同成立的「臺灣資安館」,一直是臺灣資安發光發熱的大舞臺。今年臺灣資安館聯合48家技術領先的國產資安廠商,透過四大資安情境主題:零信任資安、半導體資安、5G資安與物聯網資安,展示臺灣豐沛的資安自主研發能量與多元前瞻的資安解決方案。 為因應資安人才不足問題,臺灣資安大會特設CyberTalent專區,透過CyberTalent主題講座、資安證照日等論壇,以及現場徵才、職能評估等活動,提供職涯發展、技能培訓與人才培育的經驗交流。 繼去年恢復實體舉辦Asia Cyber Channel Summit,今年大會持續邀請更多東南亞指標資安代理商來臺參訪,與臺灣優秀的資安廠商直接面對面交流,達到商機媒合的最大效果,協助臺灣資安業者拓展海外市場。 年年大排長龍的CyberLAB資安實機體驗課程,今年以連續三天共17個場次的盛大規模登場,授課內容涵蓋資安攻防、威脅獵補、鑑識分析與藍隊防禦等,透過資安專家帶領實機操作下,深度理解資安攻防與強化防禦硬實力。 CYBERSEC 2023臺灣資安大會特別感謝指導單位-數位發展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共同主辦單位-趨勢科技、台灣駭客協會;協辦單位-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策略技術夥伴-奧義智慧科技;鑽石級贊助商-曜祥網技、TXOne Networks。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數位化成製造業標配 需積極擁抱資安新思維助企業突圍
近年物聯網、人工智慧及5G等重要技術發展日臻成熟,數位化逐漸不再是進程,而是已經成為全球企業的必備競爭力。然而,高度數位化也使得工業環境面臨嚴峻挑戰,企業提升資安量能並擴大防線已是刻不容緩的避險舉措。對此,全球工業物聯網資安領導廠商TXOne Networks(睿控網安)將於今年5月9日至5月11日為期三天的CYBERSEC 2023台灣資安大會中展出智慧工廠、車廠、藥廠全球三大關鍵重點於工業物聯網(IIoT)場域威脅情勢,並藉由分享如何在資安與營運的天平兩端取得平衡,呼籲企業從零信任防禦與資產生命週期防護觀點出發,調整資安策略,全面拓展資安防禦及偵測的邊界,掌握風險的可視性,以確保企業營運韌性,維護運營不中斷。 一般企業遭受勒索攻擊平均需要20天才能恢復正常運作,若發生在工業控制端則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完全恢復,而資安事件所造成的直接與間接財損,實際金額也往往遠高於對外公布的數字,根據Ponemon研究機構的調查,工控環境遭受攻擊平均損失金額約為3百萬美金。特別是具備特殊關鍵技術的核心產業如智慧工廠、車廠、藥廠等,一旦受到危害,所造成的實質損害最高、衝擊也最大,因而加深了這些關鍵場域對資安需求的急迫性。例如新冠肺炎爆發之後,不時傳出特定國家組織針對大型藥廠進行駭客攻擊,意圖癱瘓或盜取研發機密;汽車產業亦同,根據報導,2022年知名車廠在資安事件中,導致一萬三千台汽車在製造過程中損失,有十四個廠超過一天無法回復運行。 綜觀智慧工廠、車廠、藥廠這些垂直領域的工控資安導入現況,雖然相對其他產業已具有高度意識,然而牽涉的廠區及設備繁多,大都仍在持續完善與部署當中,新興廠區普遍已有工控資安作為標配,既有廠區的導入則必須花費相當的時間與人力,並且承受停機財損,因此多半配合歲修或是產線重新配置時再進行導入。 然而,位處於攻擊端的駭客卻早已發展出集團化的方式,建構起堅實的網路犯罪產業鏈,頻頻透過新科技發動攻勢,特別是採用物聯網裝置成為數位資產應用的場景下,高度數位化為企業迎來了更加複雜而且艱難的挑戰。過往企業只需要專注於電腦、伺服器、及雲端服務的防護,如今這樣的資安能量配置卻完全忽略了物聯網可能造成的資安破口,也無法有效保障其他與運營相關的數位資產。 駭客攻擊手法看似詭譎,不外乎是透過三大方向的組合進行變化運用,包含:惡意軟體執行,網路攻擊,以及實體接觸攻擊。因此無論何種產業,若能在OT零信任安全策略之下,以包圍式概念針對以上三種模式,再搭配資產生命週期安全框架來規劃及落實各個階段,從作業系統、網路安全、端點保護,以及資安監控等構面,全面加強關鍵設備的資安風險,方能獲得全方位的保護。 TXOne Networks(睿控網安)執行長劉榮太博士表示:「當數位化成為企業標配,零信任的資安管理策略與設備資產維護思維將越顯重要,工業場域必須不斷擴大與強化資安守備範圍,特別是那些具備關鍵技術的核心基礎設施,更需要積極培養強健的資安體質,將與時俱進的資安思維結合進營運計畫中,才能在駭客不斷進化的攻擊之下仍保有高度資安韌性。而TXOne Networks也相當榮幸能持續於2023年連獲國際級資安獎項殊榮與肯定,在工控資訊安全領域展現卓越、創新與領導地位,衷心期盼透過TXOne Networks在工控資安領優異的資安技術表現,協助更多企業抵禦威脅,展現出製造業堅強的實力。」 TXOne Networks於2023年已陸續榮獲多項國際資安大獎肯定,不僅贏得全球知名的網路資安卓越獎Cybersecurity Excellent Awards三項金獎,以及Global Infosec Awards等國際大獎,並獲得國際調研機構 Frost & Sullivan評選為 2023 Best Practices Awards的Competitive Strategy Leadership代表廠商,足證TXOne Networks解決方案能為各個垂直產業OT環境關鍵設備帶來所需的強大資安防護,提供企業營運資產完整生命週期無可匹敵的安全保障。 TXOne Networks(睿控網安)自5月9日至5月11日,在南港展覽館二館攤位C240展示智慧工廠、車廠、藥廠三大關鍵廠域的資安威脅現況以及OT零信任解決方案,展示從設備入廠、配置、生產到維護,每個階段的資產生命週期保護計畫,並透過重重零信任的驗證機制消除資安風險以確保產線營運韌性,擁有更全方位的資安可視性,部署資安防禦力。 現場也將同步展出TXOne Networks旗下三大系列解決方案,包含資安檢測裝置設備、工控端點防毒軟體、以及工控網路硬體防護設備,亦包含Portable Inspector和EdgeIPS等系列產品。Portable Inspector是一個USB隨身碟大小的免安裝掃描工具,在台灣資安大會現場中亦可深入瞭解其產品效用以及全新ElementOne管理控制台。EdgeIPS是一系列的透通式網路安全裝置,專為OT與ICS(工業控制系統)等營運技術所打造,本次將展出其更新的第二代引擎(Edge V2)以及其他更多優化功能。此外,TXOne Networks執行長劉榮太博士也將在5/10(三)大會主題演講中針對「企業全面數位化後的資安新思維」帶來精彩的分享。 更多活動與議程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s://campaign.txone.com/cybersec2023/ 詳細資訊請追蹤TXOne Networks動態:部落格、Twitter 和 LinkedIn。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趨勢科技警示企業推動零信任資安三大阻礙
新型態資安威脅情勢使得全球更多企業、組織與政府開始思考如何適當且有效地將零信任資安架構融入營運之中。全球網路資安解決方案領導廠商趨勢科技(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4704) 在今年共同主辦的CYBERSEC 2023台灣資安大會中,以美國政府走在前端的網路資安實戰經驗為參考借鏡,說明如何建構務實彈性的零信任架構以落實資安政策,助台灣企業與政府組織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更妥善的掌握風險可視性,實踐資安治理縱深防禦。 在網路環境複雜且邊界不明的情況下,推動零信任(Zero Trust)資安架構在全球已是大勢所趨。台灣金管會去年底推動金融資安行動方案2.0,要求銀行逐步落實零信任;美國政府更率先全球發布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政府機構在2024年前制定推動零信任架構的運用計畫,並鼓勵私人企業跟進。然而,在企業導入的過程中,經營團隊卻容易面臨無法持續投入、資金不足、甚至從根本上忽略了資安重要性的情況,使得相關部署陷入窒礙難行的困境。 擁有20多年的美國聯邦政府資歷的趨勢科技首席技術策略長David Chow,以自身曾作為住房及城市發展部(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HUD)首席資訊長的經驗分享:「HUD過去最大的挑戰正是來自於此,除了因為技術不足導致資安視野侷限,再加上長期缺乏資金投入,也沒有相對應的安全評估和計劃,僅僅採用初階身分與存取管理(IAM)查核程序與相對分散的管理架構,讓部門面臨了龐大的技術負債(Technical debt),並且隨著時間累積產生越來越高的修正成本。」 過去認為網路在被發現遭到入侵之前是安全的,然而以零信任為基礎的網路架構卻是基於「永不信任、持續驗證」原則,認為任何個體與身分在獲得信任、並持續維持信任之前,皆不可信。 零信任架構涵蓋從身分驗證、裝置、網路、應用程式與工作負載到資料等六大面向。以零信任架構作為網路安全基礎,首先必須強化組織整體資安意識,提高網路安全計劃的成熟度,並且在資源有限時進行集中化管理來提高效率。同時,也必須創建一套系統化以及可重複使用的流程來確認網路安全風險等級,確保從網路、工作負載、數據、用戶到端點的威脅可視性,並充分利用技術以減少錯誤發生,針對資安威脅部署一致性的回應策略,再按照數據與行為模式建構多層次即時防禦機制,不僅如此,也應提高技術部署的透明度和適當審查流程,並在DevSecOps流程中導入明確的安全規範作為依循準繩。 過去多數企業選擇規避風險,以營運為主要考量,對於先進技術採用相當緩慢,資安經營上以追求符合政府與法律規範為目標。然而,如今多數企業已經意識到資訊安全對於利潤、技術和威脅層面將帶來更深遠的影響,轉而積極佈建零信任架構,同時將資安防護與風險管控的概念內化為經營策略的一部分,採用能夠集中化可視性與風險回應的安全管理架構,達到降低成本亦提高組織競爭力的要求。 對此,David Chow表示:「建立成熟零信任架構的過程的確需要投入一定程度的資源,也可能改變公司組織結構,但長遠來看是相當重要且不容忽視的。企業必須定義出明確的目標,以風險驅動而非合規驅動的角度出發,才能打造出屬於自己、完整且持續進化的絕佳網路風險管理能力。」 針對平衡風險管理與有限運營資源,趨勢科技台灣區暨香港區總經理洪偉淦也表示:「企業面對日趨嚴峻的網路攻擊事件,普遍面臨資安示警轟炸以及人力不足的問題。在資安系統中整合延伸式偵測及回應架構(XDR),不僅幫助企業透過更全面、有效率的方式評估風險和威脅,更能獲得絕佳的資安風險可視性,在面臨風險時即時回應,進而達成零信任目標,在數位轉型的道路上行走的更加穩健。」 趨勢科技將自5月9日開始,於為期三天的台灣資安大會中展出協助企業建構零信任資安風險管理的Vision One及強化雲端可視性及風險管理的Cloud One,同時偕同車用資安公司VicOne與5G資安公司CTOne,分別展示汽車智慧連網與安全座艙及5G企業專網資安解決方案。此外,趨勢科技也將在新興科技領域中,展示數位資產與區塊鏈防護產品方案,全面協助企業組織強化並提升數位資安韌性。 更多關於趨勢科技在台灣資安大會的分享內容,請至:https://trend-tw.com/NcaPR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微軟打造「5G 前瞻戰隊」 擘劃台灣 AIoT 新里程
台灣近年來全面推動 5G 商轉,結合 AI 浪潮與 IoT 物聯網技術,賦予各產業創造多元的應用場域,創造強大的產業轉型動能。台灣微軟與經濟部技術處在 2020 年成立「物聯網卓越中心」,運用雲端 AI、5G、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技術與服務,積極協助台灣製造業加速進行數位轉型並已有具體成果。微軟今(8)日舉辦台灣智慧製造永續創新論壇,為協助企業掌握 5G 與 AI 技術契機,微軟宣布成立「5G 前瞻戰隊」,邀請中華電信、英業達集團、和碩聯合科技、華電聯網、伸波通訊堅強的產業夥伴出席,期望透過整合夥伴資源與力量,建構完整 5G 生態系深化產業創新,帶領台灣產業前進國際舞台。 響應政府「數位國家、智慧島嶼」的發展願景,微軟持續偕同國發會推動 5G 發展。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龔明鑫表示:「5G 技術發展驅動台灣數位轉型與全球關鍵定位,隨著 AI 時代來臨,有非常多示範性應用亦同步發展。台灣微軟成立 5G 前瞻戰隊,整合在地產業科技技術能量,深化台灣產業數位轉型的動能,我們非常樂見微軟長期與政府同行,持續挹注最新 5G 技術與雲端資源,也積極進行國際交流計畫,共同強化台灣產業韌性,創造更多可能!」 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表示:「台灣具備強大 5G 優勢,擁有完整技術能量及支援全球供應鏈的深厚基礎,面對 AI 浪潮,我們看見從製造業、半導體和零售等許多台灣企業皆積極展開轉型,並思考 5G 及 AI 多元應用可能。微軟以 Azure 雲端平台為核心,結合 OT、CT、IT 全方位先進技術,攜手產業夥伴共同成立『5G 前瞻戰隊』,透過串聯 5G 生態圈,實際應用 5G 及 AI 技術,延伸 5G、AIoT 創新應用場域,賦能企業與產業夥伴,加速驅動在地產業數位轉型。未來微軟也將以持續擴大 5G 生態系為目標,全面強化產業競爭力,帶領台灣產業走向國際,開創 AI 時代 5G 應用新篇章。」 台灣微軟與在地夥伴成立「5G 前瞻戰隊」,透過建構完整生態系,為 5G、AI 最新科技應用推展至更多場域,目前有中華電信、英業達集團、和碩聯合科技、華電聯網、伸波通訊等微軟重要產業合作夥伴加入。中華電信作為 5G 通訊領導者,攜手華電聯網合作 5G 智慧展演;英業達集團基於微軟 Azure Private 5G Core 的核心網路軟體與英特爾 5G 優化 CPU 伺服器,打造 5G 企業專用網路解決方案;和碩與微軟共同開發 5G-ORAN 基站,透過伸波通訊(Wave-In)整合資料傳輸,連接至軌道衛星後傳送至終端裝置,成功加強 5G 專網的覆蓋。未來微軟亦將持續攜手更多國內外合作夥伴,擴大 5G 產業生態系,帶領產業掌握 5G AIoT 新世代契機,持續驅動產業數位轉型。 面對 5G AIoT 應用蓬勃發展,微軟持續推出各項創新解決方案與服務,以協助企業更妥善的運用各項新科技。為持續推動產業智慧轉型,微軟透過 Azure 私人多接取邊緣運算(MEC)與 5G 串接,打造覆蓋廣泛、綿密的快速專網外;同時透過 Azure 私人 5G 核心在企業邊緣快速部署及管理私人 5G 網路,助力企業依需求彈性選擇,更易於整體佈建與發展。 1. 彈性部署:Azure Private 5G Core 針對使用者需求提供訂閱制,具備易於管理且便於擴充的特性,低延遲,多連結產生創新應用,協助企業靈活佈建 5G 應用場域。 2. 提升安全性:結合微軟雲端技術與 Azure Security 服務保護企業 5G 網路,提供穩健的端對端安全性。 3. 多元產業應用:物聯網獲取的大量數據,結合 AI 進行數據分析,獲得最新洞察,協助製造業、能源、交通、零售等多元產業,包含智慧巡檢、智慧展演、智慧製造等應用,加速產業轉型。 展望商機蓬勃的 5G 大未來,微軟將持續積極透過雲端的整合,在 IoT、5G、AI 等技術的加持下,滿足各產業數位轉型的需求,為更多客戶創造價值,期待為台灣軟硬體產業升級貢獻心力,協助台灣強化產業韌性,躍向國際市場。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Portworx by Pure Storage宣布與MongoDB攜手合作 為全面資料服務帶來一致的開發者體驗
擁有全球最先進資料儲存技術與服務的IT先驅Pure Storage(NYSE: PSTG)今天宣布Portworx by Pure Storage與MongoDB將進一步深化合作,率先整合業界首創的資料庫平台即服務 (Database-Platform-as-a-Service,DBPaaS)、Portworx Data Services與MongoDB,革命性地改變開發人員打造現代化應用程式的方式。企業可將MongoDB Enterprise Advanced自主管理資料庫與Portworx整合,使其更容易導入到私有雲、企業內或混合環境當中。 當資料庫因各種不同的部署模式而變大,負責管理資料庫生命週期的DevOps 團隊將面臨更高的營運複雜性,必須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來配置、設定、調整組態以及管理資料庫,以建構一套企業平台。當開發人員為了應付不一樣的應用情境而採用更多資料服務時,困難將隨之增加。 專為開發人員輕鬆運用資料而打造的MongoDB平台,能幫助開發人員大規模且快速地打造分散式應用程式,並在應用程式中輕鬆存取、管理以及分析資料。 透過這項新的整合,Portworx Data Services將獨家提供單一介面來部署及管理MongoDB叢集以配合終端客戶的技術平台。 Portworx by Pure Storage與MongoDB的整合可讓開發團隊將Portworx Data Services的效益延伸至MongoDB Enterprise Advanced部署環境,並包含以下幾點特性: ● 自動化MongoDB生命週期管理:企業不僅能使用自己的MongoDB自主管理資料庫,也可以在企業內部署環境享受全託管式雲端體驗,幫助MongoDB Enterprise Advanced應用程式的部署縮短上市時程。 ● 降低基礎架構成本、提升營運效率、降低人員成本:企業能利用即時自動化精簡配置運行MongoDB,節省大量的基礎架構成本。不僅如此,透過Portworx Data Services,企業還可以從單一位置管理完整的MongoDB資料流程,使團隊不須藉助多平台專家,便能以現有的資源完成更多任務,從而降低平台管理的整體人員成本。 ● 涵蓋全面混合環境的單一平台操作介面:企業能透過Portworx Data Services支援、管理、操作完整的MongoDB資料流程,包含:開發、測試、監控、品質保證以及上線,而且還擁有打造混合環境應用程式所需的額外資料服務。 ● MongoDB合作夥伴生態系副總裁Lars Herrmann表示:「MongoDB對於我們與Portworx Data Services最新的合作感到相當振奮,MongoDB Enterprise Advanced與Portworx的整合將加快開發人員實現價值。MongoDB文件資料庫與Portworx資料庫平台即服務的結合,能夠幫助現今企業達成最嚴苛的資料庫需求,並且全部只須單一管理介面。」 ● Portworx by Pure Storage產品管理與工程副總裁Venkat Ramakrishnan表示:「速度及創新是每一個強大的開發團隊所秉持的基本原則,採用現代化資料庫來打造與供應創新的應用程式,將帶來強大的跨產業競爭優勢。我們很振奮可以幫助雙方客戶消除管理現代化資料庫的複雜性和成本,並提供單一平台來管理多重工具、入口,使用MongoDB的分散式與微服務應用程式。」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VicOne 與 TomTom 攜手合作守護數位座艙資訊安全 確保駕駛人在車載資訊娛樂 (IVI) 系統上的資料隱私
趨勢科技車用資安新公司 VicOne 今天宣布與導航暨定位技術領導者 TomTom 合作攜手保護聯網汽車的資訊安全,進一步保障駕駛人的數位生活。透過雙方的合作,VicOne 的智慧座艙資安防護軟體將整合在TomTom數位座艙(Digital Cockpit) 軟體服務平台上,進一步讓汽車製造商 (OEM) 提供在車載資訊娛樂系統 (IVI) 上的資料隱私防護,為車主降低潛在的網路安全風險。 為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給汽車用戶,越來越多汽車生態系廠商都開始考慮提供自己的 IVI 應用程式 (例如視訊會議程式或遊戲),讓車主能擴展車廂內的乘坐體驗。然而,這些應用程式卻也可能讓汽車成為安全上的脆弱環節,導致汽車用戶的個人資訊遭到竊取。有鑑於此,VicOne 提供了一套資安防護軟體讓車主下載並安裝到 IVI 系統上。當駭客試圖利用惡意的 IVI 應用程式或含有漏洞的瀏覽器竊取車主的個人資訊或車內通話紀錄及影片的資料時,VicOne 就能偵測這類惡意程式及網址,提醒車主不要點選。車主也可直接封鎖這類應用程式來防範後續可能遭駭的可能性。不僅如此,VicOne 的智慧座艙資安防護方案還能化被動為主動,我們提供 7 天 24 小時的個人資料監控,從電子郵件地址到銀行帳號、信用卡卡號、身分證字號等等。當監控中的個人識別資訊 (PII) 遭到外洩,我們就會立即警示車主,好讓他們採取行動來保護自己,以免發生難以挽回的情況。 TomTom 產品管理副總裁 Paul Hesen表示:「汽車聯網座艙開啟了無限可能的世界以及潛在的陷阱,我們與 VicOne 的合作突顯我們致力維護一種獨特而開放、且安全無虞的駕駛體驗。藉由雙方的合作,我們的軟體服務平台就能提供以任務為導向,一致、無縫轉換的數位座艙體驗,讓消費者在車內不論工作或是娛樂隨時都感到安心。」 「隨著汽車成為裝了輪子可移動的超級電腦,全方位的威脅情報與網路安全專業能力的結合,比以往都更加重要。」VicOne 策略合作夥伴副總裁蔡木本(Edward Tsai) 強調:「個人化資訊將是未來智慧移動的發展方向,加載一套能符合未來需求的車內威脅防護軟體將非常重要。VicOne 與 TomTom 擁有共同的願景,希望將更美好的數位生活體驗帶到汽車座艙當中,現在,我們有機會讓汽車生態系更近一步邁向這樣的未來。」 VicOne 面向未來而打造的智慧座艙資安防護方案提供了車載 IVI 防護。VicOne 結合了自家的 xCarbon ECU 入侵偵測防護系統與 TomTom 數位座艙,讓汽車製造商 (OEM) 提供多層次網路安全防護來保護他們的產品,使車主不論在買車前或購買後都能感到安心,不怕遭到網路攻擊。 Cybersec 2023 臺灣資安大會(5 月 9 日至 11 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行,歡迎到 VicOne 的展位(四樓S201)來看看 VicOne 如何保護車主在 IVI 系統內的資料隱私。這套網路安全智慧座艙資安防護軟體已整合在 TomTom數位座艙(Digital Cockpit) 軟體服務平台中,是可提供下載的一套車用資安應用程式。此外,您還可以在展位上了解TomTom 數位座艙以及更多 VicOne 的網路安全解決方案。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Fortinet調查:九成企業偏好採用單一雲端資安平台,簡化配置管理複雜度
全方位整合與自動化網路資安領導廠商 Fortinet(NASDAQ:FTNT)今日與研究機構Cybersecurity Insiders攜手發布《2023年雲端資安報告》。結果顯示,雲端安全治理持續成為企業關注和重視的焦點議題,更有近六成的組織預計在未來1到1.5年內將超過半數的工作負載遷移至雲端環境。而面對不斷演進的駭客攻擊,多數企業偏好選用單一雲端資安平台來落實全方位的安全防護。有鑑於此,Fortinet推出動態雲安全(Adaptive Cloud Security)解決方案,盼透過整合且自動化的資安防禦,簡化雲原生架構的管理與維運,全面守護跨雲環境及資料安全。 Fortinet台灣區總經理吳章銘表示:「當上雲轉型成為邁向數位化不可逆的趨勢,如何應對隨之而來的網路安全威脅,並保障應用程式與資料安全,也成為全球及台灣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Fortinet持續推動技術創新,透過高度整合的全方位雲端資安解決方案,讓企業僅需在單一平台進行操作,即能有效管理和控制不同的雲端環境,進而深化安全防禦與最佳可視性,建構完善的資安防護網。」 隨處辦公的工作型態成為後疫情時代的全新主流,帶動企業關鍵應用的上雲趨勢日益顯著。Fortinet報告顯示,約四成(39%)的企業已移轉超過半數的工作負載至雲端環境,亦有近六成(58%)的組織將此列為未來1到1.5年內需達成的短期目標,以有效增強內部營運的靈活度與可擴展性。 隨著近年來愈來愈多的工作負載遷往雲端架構,紛至沓來的駭客攻擊與資安威脅,也躍升企業上雲的最大隱憂。根據Fortinet統計,九成五的組織對於雲端安全治理的關注程度介於中度至極度重視,而雲端資安人才不足(43%)、滿足合規性需求(37%)、跨雲環境的可視性(32%)及採用統一的安全政策(27%)等問題,則成為企業落實雲端資安防護的重大阻礙。 為了降低雲端管理的複雜度,有六成的企業組織表示,今年將增加針對上雲應用的資安投資預算,來化解雲端服務可能帶來的資安風險,例如避免雲端配置錯誤(51%)而導致資料外洩事件發生、針對肩負主要營運任務的雲端應用程式提供防護(48%)等。此外,高達九成的企業組織指出,若採用單一雲端資安平台來進行全面、整合且自動化的防禦,將對雲端安全策略的配置與管理有所幫助。 因應微服務、雲端與分散式部署的普及發展,Fortinet以零信任網路存取架構(ZTNA)為核心,打造最完整的雲端資安解決方案,讓組織從實際上雲到雲端應用,乃至於混合雲與多雲環境管理,都能獲取強大的資安效率與安全保障。Fortinet動態雲安全解決方案融合網路流量、應用服務、雲端平台三大安全防護,無縫整合新世代防火牆FortiGate與雲原生防護方案FortiCNP,讓虛擬主機與容器環境的工作負載,包含執行程序,都有可視化能力與自動化防護,進而降低錯誤配置、漏洞等資安問題,緊密結合CI/CD 流程,並高效強化DevSecOps關鍵技術和雲端資安自動化。而Fortinet亦結合FortiGuard Labs 以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驅動的威脅情資收集及安全偵測服務,助力企業將雲端治理化繁為簡,輕鬆提升跨雲環境的協同作業與數位韌性。 此外,Fortinet安全織網(Fortinet Security Fabric)具備高度相容性,不僅適用於各大雲端平台,包含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 Platform、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及阿里雲等,Fortinet新世代防火牆(NGFW)解決方案更在全球公有雲平台獲得最多用戶的肯定和選擇,讓企業組織強化雲端平台安全防護的同時,也能有效降低學習成本及曲線、方便資安人員上手。 Fortinet將參與5月9日至11日登場的CYBERSEC 2023 臺灣資安大會,並於開展首日的「Fortinet資安品牌日」中,展示Fortinet如何透過領先全球的雲端資安解決方案與技術支援,協助企業簡化雲端管理複雜度,並將資安帶入雲端環境及企業營運的每個角落,共創數位未來的無限可能。而Fortinet Accelerate 2023網路安全大會台灣站「安全成就未來」也將在6月6日、7日、9日分別於高雄、台中、台北三地盛大展開,透過五大精彩主題,分享最新的產業趨勢洞察和策略方向,以及Fortinet守護數位世界的最佳實踐亮點。 ● Fortinet 品牌日 ● 時間:2023 年5 月 9 日 14:00 - 17:00 ●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七樓 701A 教室 ● CYBERSEC 2023 臺灣資安大會 ● 時間:2023 年5 月 9 日至 5 月 11 日 ●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四樓 R105 攤位 ● Fortinet Accelerate 2023網路安全大會台灣站 ● 時間:2023年6月6日(高雄)、6月7日(台中)、6月9日(台北) ● 地點: ● 高雄場(6/6):高雄萬豪酒店8樓享宴會C廳 ● 台中場(6/7):台中李方艾美酒店21樓星空 1 廳 ● 台北場(6/9):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3樓遠東宴會廳 ● 報名連結:請點此報名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COMPUTEX建構全球數位轉型解決方案供應鏈 台灣ICT產業以全球布局確保企業韌性 雙軸轉型迎合ESG環保永續趨勢
為讓國際社會了解台灣ICT產業,在全球供應鏈韌性布局與環保永續對應對策,展現台灣廠商韌性供應鏈能量,並歡迎國際買主持續來台採購,COMPUTEX共同主辦單位TCA(台北市電腦公會),於5月4日假台北市電腦公會B1會議室,辦理「台灣ICT產業全球供應鏈與環境友善佈局座談會」,共有數十位海內外媒體記者與十餘國駐台辦事處共同參與。 座談會由TCA彭双浪理事長開場致詞,並邀請資策會MIC洪春暉所長、和碩聯合童子賢董事長、台灣微軟卞志祥總經理,從總體環境變遷看資通訊產業的全球佈局、台商全球佈局策略、外商在台採購布局與策略等不同面向,分享台灣ICT產業全球布局策略,TCA楊櫻姿總監分享COMPUTEX 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最新展會亮點與展出內容,並且由和碩聯合童子賢董事長、宏碁劉靜靜ESG辦公室永續長、華碩電腦吳澤欣永續長、研華科技何春盛共同創辦人暨董事(以上排名不分順序)等產業專家進行座談,共同就韌性供應鏈與ESG趨勢分享觀點。 本場座談會影音內容,將在日後經過剪輯上掛至COMPUTEX CYBERWORLD線上展網站,即將在5月30日於南港展覽館登場的COMPUTEX與InnoVEX,展會期間相關活動內容也會在線上展CYBERWORLD展開,網址為https://show.computex.biz/online.aspx。 彭双浪:三年疫情讓大眾生活有所改變 烏俄戰爭、地緣政治改變產業供應鏈架構 TCA彭双浪理事長開場致詞時表示,三年疫情不只讓大眾生活方式有所改變,產業結構也發生改變,再加上烏俄戰爭、地緣政治也讓產業鏈發生重大變化,從解構到重構,從長鏈到短鏈,都是ICT產業幾十年全球布局與全球分工所沒有見過的情況,也對產業挑戰非常大,尤其是要維持經營的韌性。由於台灣ICT產業在過去這段時間,是供應鏈韌性發展的佼佼者,所以希望透過產業大老現身說法,讓國際再關注台灣ICT產業,更能理台灣ICT廠商如何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要求方面能持續領航其他產業,並歡迎國際買主在5月30日至6月2日台北登場的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進行交流與採購。 洪春暉:ICT產業供應鏈進行多元布局 以ICT技術協助各行各業數位轉型可帶來新商機 資策會MIC洪春暉所長演講時指出,就整體來看,全球經濟動能現階段仍處於低檔,物價通膨緩步回落,資通訊產業出貨量比去年下滑,但是下滑的幅度比去年減少,並且網通、伺服器出貨出現緩和成長,因此非常有機會今年上半年第一、二季會是景氣的谷底,並且下半年緩和回升。 洪春暉表示,除了景氣變化影響產業供應鏈規劃之外,美中對抗也影響供應鏈佈局,因此ICT廠商陸續啟動多元生產布局。舉例來說,網通產業持續擴大東南亞產能,手機之類的行動通訊裝置增加南亞生產據點,筆電、伺服器也在墨西哥或中南美或台灣擴增據點,以穩定供應鏈韌性。在此同時,不少國際大廠持續強化與台灣供應鏈的連結性與布局。 針對數位轉型,洪春暉點出「以數位工具強化供應鏈韌性」、「以淨零為前提設計生產流程」是目前供應鏈數位轉型與淨零轉型的主要趨勢,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如何維持永續環保的復甦,成為大廠重視的做法,國際企業關注的議題,也就是兩個方向同時進行的雙軸轉型。 洪春暉認為,台灣ICT產業如果只是為了代工生產而進行數位轉型,其實對於提升產業價值是有限的,已有不少電子大廠透過轉型發展所獲得的技術,佈局新興應用,包括汽車電子、電動車、智慧車、Web3等領域之外,尤其是應用ICT技術幫助各行各業進行產業升級與數位轉型,這都是未來ICT業者開創新的產業生態系可以獲得的新商機。 童子賢:電子業全球布局受多種因素影響 再平衡需考量多方條件 和碩聯合童子賢董事長在專題演講時表示,影響代工電子業全球布局,包括經濟、社會、科技、在地人才、環境、法規、政治等各個因素,因為再平衡而要複製代工製造點的時候,要克服的就是法規與在地關係。 童子賢指出,以經濟因素與人口因素來說,代工業在進行全球布局的時候,會考量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勞動力可用性等條件;有時候布局是要接近市場,並且面臨在地化的需求。舉例來說,和碩在2018年開始布局印尼、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地,到2022年底這些據點已經有超過2萬3千名員工,並且員工數在近半年內快速成長,而且流動率不超過3%。由於代工廠並不經營內需市場,但是對於有在經營內需市場的業者來說,以上地點的人均所得有機會在5到7年內翻倍,再加上人口持續增加,也推動業者提前進行代工布局。不少台商就是因為內需市場與人口因素,往印度與東南亞市場移動。 針對全球化管理的新課題上,童子賢認為供應鏈的建立與重新佈署、重要人才的取得與融合、分散與更加區域化的協同運作等議題,都是電子業全球布局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並且是要透過與客戶討論,才會決定各個全球布局據點的最佳運作模式。 卞志祥:看中台灣ICT產業能量與人才優勢 與台灣產業合作數位賦能解決方案 台灣微軟卞志祥總經理表示,看中台灣ICT產業能量,微軟過去六年投資台灣不遺餘力,2016年領先全球設立物聯網創新中心,2018年成立AI研發中心,2019年成立新創加速器,2020年微軟在台灣建立雲端資料中心,並且成立物聯網卓越中心,2021年把Azure雲端硬體與基礎建設團隊移到台灣,並建立金融生態圈與產業聯盟,2022年成立微軟醫療雲與微軟永續雲。 卞志祥認為台灣的優勢是人才、軟硬體整合能力、政府支持與生態系完整,因此透過加速產業創新、建立數位韌性、加強資安防護、強化在地生態系、永續創新等面向,加速與台灣產業合作,開發出包括使用微軟HoloLens 2的醫療解決方案、雲原生5G核網國產化ORAN技術、衛星數據通信技術、安全及管理技術,以及與產業合作開發的數位賦能與永續製造解決方案。 楊櫻姿:COMPUTEX仍是指標性亞太ICT商機平台 倡導ESG綠色永續概念 TCA楊櫻姿總監報告時表示,COMPUTEX 2023即將在5月30日至6月2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與2館登場,將有1000家廠商使用3000個展位,以八大主題突顯參展商及產業發展趨勢,搭配AI與車用半導體論壇及主題展示,元宇宙技術帶來現場沉浸式體驗,並透過現場管理與環保標章,倡導ESG綠色永續概念。顯示在經歷三年疫情影響,COMPUTEX仍然是指標性亞太ICT商機平台。 因應ESG趨勢,針對符合國際綠色相關認證參展企業,提供展台ESG Go標籤及電子報、展覽地圖特別標示。COMPUTEX CYBERWORLD線上展規劃綠色主題館,集結企業綠色相關產品、影音到新聞,讓國際買主看見台灣永續供應鏈的量能。大會官方採購指南Best Choice Award獎項,新增科技永續獎獎項,並使用綠色植栽和可回收重複使用材料搭建展位。 開辦於2016年,與COMPUTEX同期舉辦的InnoVEX新創展會,今年將有來自22個國家,400家海內外新創,並有9個國家館/國際組織與7個政府主題館共同展出。InnoVEX Pitch Contest新創競賽獎金總值高達12萬美元,同步舉辦車用電子、元宇宙、ESG等近40場主題國際論壇,加速新創團隊與創投、科技產業合作。 何春盛:台灣ICT產業具備全球分散供應能力 工業電腦產業更是如此 研華科技何春盛共同創辦人暨董事在「台灣資通訊企業的全球佈局與趨勢」座談時指出,半導體是電腦產業的源頭,台灣ICT產業跟半導體產業是連在一起。台灣工業電腦有兩大應用,一個是民生工業應用,另外一個大家比較少談的是軍用,或者是叫做軍民兩用。台灣工業電腦已經做進以色列、英國、美國的軍工公司,所以台灣電腦產業的影響力相當廣。從工業電腦的角度來看,全球供應鏈布局是必須要的,研華在全球28個國家有分公司,在100個城市有業務團隊,而且很早就在做短鏈供應,所以台灣電腦產業本來就具備韌性與能力,可以全球分散供應。 童子賢:電子業全球布局近期受配合客戶市場佈局因素主導 分散移動到不同市場 在被問及電子業近期全球布局策略時,童子賢董事長在座談時表示,近期製造業跟高科技服務業,在布局上跟過往追求低勞動力成本的方式不太一樣,有些移動到美國、墨西哥,有些移動到歐洲,有些則移動到東南亞,因為市場布局也是影響製造業尤其是電子業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要配合大型客戶全球布局需求,以特斯拉來說,就是希望供應商能夠在地就近市場製造,以減少運輸成本與關稅支出,並且要能即時供應。 童子賢也提到,之前曾經針對台灣廠商全球布局策略方面提供政策建言。由於中小型廠商進行全球布局時,有其配套執行上的難度,不像大型企業具有解決配套上的能力,因此建議政府相關的外貿單位、經貿單位與開發基金,結合民間力量,協助在台商重要全球布局製造點,提供醫院、教育、飲食等相關配套服務,甚至可直接租用T2或T3高速網路,分享給中小型廠商,加速協助中小型廠商度過過渡期。 劉靜靜:宏碁與供應鏈夥伴一起努力 打造Earthion平台 擴大宏碁社會與環境影響力 宏碁劉靜靜永續長在座談時指出,由於宏碁是全球品牌,因此很早就意識到社會與環境責任的要求,在2008年就成立CSR辦公室,現在叫做ESG辦公室,統合相關事務,而且跟供應商一起合作,並且在2012年就導入ESG評分表。 宏碁在2021年宣布攜手員工及供應鏈合作夥伴打造宏碁「Earthion」平台,擴大宏碁的社會與環境影響力,聚焦在產品的設計與包材的設計,並且在供應鏈與運輸上使用綠能,建置更有韌性與永續的供應鏈。「Earthion」是宏碁創建的名稱,以代表透過創新及完整的解決方案以協助面對環境挑戰的使命。 吳澤欣:ESG要求是華碩轉型的過程 以數據評量、科學化管理達到ESG要求 華碩吳澤欣永續長在座談時表示,ESG並不是新的字眼,而是在2005年由聯合國發布的Who Cares Wins報告裡面提出的觀點,指出如果一家企業長期把治理跟環境因素納入管理,那麼這家企業長期營運會更加卓越。 其實華碩在2002年就接觸到客戶除了交期之外的ESG要求,因此當初從一個小小品保中心一路擴大到現在,是一個擁有超過50個人的組織,而且整個改變就是一個轉型的過程。華碩認為永續不是一個競賽,因此在2019年就開始走崇本務實的營運策略,並且要能夠被數據評量,科技化管理,結合核心能力,聚焦在四個長期面向,包括氣候變遷、循環經濟、責任製造與價值創造。 以淨零來說,華碩很早就透過數據驅動方式來管理決策,並且承諾在2025之前,透過強化研發、強化能源效率,承諾供應鏈在2025年之前排放強度要減少25%,並且在2030年台灣營運據點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達100%,2035年全球營運據點再生能源使用達100%。 吳澤欣指出,華碩在今年年初CES推出全球第一台碳足跡與碳中和筆記型電腦,呼應政府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華碩將會在五月底登場的COMPUTEX中,公布整合碳權交易的華碩解決方案。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最多人點閱
- 2024開學季筆電選購指南: 10大熱銷筆電推薦榜
- 超車Intel最強Xeon Platinum 8380處理器2.8倍性能!AMD第四代EPYC 9004系列正式登場,引進12通道DDR5-4800記憶體、PCIe 5.0、CXL記憶體與最高96核心192執行緒戰鬥力,霄龍EPYC 9654榮登伺服器處理器世界之王!
- 散熱頂天!「華碩 GeForce RTX 50 全系列顯示卡」勁勢登場,「ROG、TUF Gaming、Prime」系列5070、5070 Ti、5080與5090顯示卡接力上市!
- 微軟與精益科技推出 Office 365 加值服務 「Plustek雲端智慧掃描器」 掃描文件即上雲端
- 振華 SUPER FLOWER 推出雙白金、全模組、專利九宮格任意插「全新 LEADEX VII Platinum PRO ATX 3.1電源供應器」,給你自由擴充的未來!
- 英特爾推出全新Xeon W-2400、W-3400工作站處理器-專業人士的絕佳解決方案!
- 王者堆料!技嘉科技發表「GeForce RTX 50系列顯示卡」,正式發售「AORUS系列XTREME WATERFORCE、MASTER與GIGABYTE系列GAMING,AERO、WINDFORCE」系列GeForce RTX 5080、5090顯示卡!
- 喬思伯 Jonsbo 全新TK系列 成員「TK-0」正式登場!胡桃實木鋁合金,直立橫躺小海景機殼!
- 超微Zen4伺服器EPYC處理器來襲!AMD將在2022年11月10日透過“together we advance_data centers”線上發表會,發佈通用運算Genoa、雲原生運算Bergamo、通用運算加強版Genoa-X與邊緣運算Siena新一代全新EPYC處理器!
- 創見推出專業級DrivePro Body 70穿戴式攝影機, 安全守護警消醫護人員執勤首選!
- TP-Link台灣針對市場引導性報導回應:「TP-Link台灣所販售的產品均符合當地相關法律規範及資安要求。我們將持續秉持高標準,履行在安全與創新方面的承諾,為全球用戶提供值得信賴的網路解決方案!」
- 史上最強ARM伺服器報到!技嘉科技推出2路256核心Ampere Altra Max處理器伺服器,節能強效滿足雲端資料中心應用需求!